界面新聞記者 | 盧奕貝

界面新聞編輯 | 牙韓翔

東鵬飲料的第二增長曲線企穩。

7月25日,東鵬飲料發布2025年半年報,實現營收107.37億元,同比增長36.37%;凈利潤23.75億元,同比增長37.22%。作為對比,公司2024年全年營收規模為158.39 億元,如果上半年業績趨勢持續,東鵬飲料有望在今年邁入200億營收大關。

對于營收大漲,財報稱主要由于公司持續推進全國化發展,全面實施多品類戰略,以及完善銷售網絡建設,積極拓展銷售網點,以提升單點產出為目標,持續加強終端冰凍化陳列等。

東鵬飲料在2022年明確發展第二曲線,于2023年全面實施“1+6多品類戰略”。眼下,除核心大單品“東鵬特飲”外,東鵬飲料在2023年1月推出的電解質飲料“補水啦”也成為其業績有力支撐。

2025上半年,東鵬特飲所在的能量飲料業務實現收入83.61億元,同比增長21.9%,營收占比由去年同期的87.23%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77.91%。而補水啦所在的電解質飲料業務實現收入14.93億元,同比增長213.71%,半年追平2024年全年銷售總額,營收占比提升至13.91%。

根據快消品線下監測網絡馬上贏數據,2023年6月-2025年4月,運動飲料內電解質飲料類型產品的前三名為元氣森林、大冢與東鵬,目前元氣森林依然保持著接近50%的市場份額,東鵬在2024年3月超過大冢寶礦力水特晉升為排名第二。截至2025年5月,東鵬的市場份額已經兩倍以上于大冢。

與東鵬特飲的突圍一脈相承,補水啦的一個重要特質是突出性價比。

補水啦初期便推出兩個規格產品,包括555mL包裝以及1L包裝,前者方便消費者攜帶,在多個場景飲用,后者大包裝則希望滿足家庭分享所需,定價分別為4元/瓶和6元/瓶,對比寶礦力50mlL每瓶6元或元氣森林外星人此前500ml4-5元的單價具備一定價格優勢。

此外,它還不斷在產品規格、使用場景等方面拓寬邊界。

東鵬飲料方面告訴界面新聞,上半年,公司推出了“小補水”系列380ml新品,憑借便攜特性精準覆蓋學校、家庭、會議及聚餐等多類場景,并且針對零食量販等特定渠道開發900ml補水啦。為滿足多類人群需求,公司亦適時逐步推出了“無糖”系列補水啦電解質飲料。

馬上贏數據顯示,在2024年6月-2025年5月近一年的時間中,電解質飲料類型產品的有售SKU數量上,元氣森林以41款有售SKU數量位居第一,而東鵬飲料以24款排名第二。

在營銷方面,補水啦也延續了東鵬特飲精準營銷的思路,既強化細分人群和場景強關聯。

針對駕駛人群,東鵬特飲會整合貨拉拉、運滿滿等貨運平臺,為貨車司機提供贈飲;針對電競群體,東鵬特飲會贊助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等賽事。而補水啦則針對聚焦運動補水場景以及校園場景進行營銷布局,東鵬飲料將這總結為精準定位“汗點”場景。

補水啦得以在短短兩年半內實現快速增長,也因背靠東鵬飲料如毛細血管般的終端渠道。

2024年報顯示,公司經銷商數量3193家,活躍終端網點近400萬家。而這些渠道仍在不斷壯大,2025上半年,公司經銷商數量達3200家,活躍終端網點420萬家。此外,東鵬飲料也大手筆投入冰凍化,天風證券的研報顯示,2024年,東鵬飲料已投放30萬臺冰柜深入學校、工廠、高速服務區,2025年計劃再投10萬-20萬臺智能冰柜。

而在地域上,東鵬飲料正逐步擺脫對廣東大本營的依賴,進一步全國化。今年上半年,東鵬飲料全國每個區域的主營業務收入都實現了雙位數增長。廣東區域營收占比進一步下降,由26.85%下降至23.72%;上半年增速遠超平均水平的華北區域躋身東鵬飲料第二大區域市場,占比12.55%提升至15.91%。

圖片來源:東鵬飲料公眾號

眼下,東鵬飲料還想再度復制一個補水啦。

東鵬飲料今年備受關注的新品,是于2月推出的果之茶系列,分1L大包裝以及555ml便攜裝兩種規格,零售價5元/瓶,有西柚、檸檬、蜜桃三款口味,主要對標康師傅統一及元氣森林的冰茶系列。

財報顯示,果之茶所在的其他飲料業務在2025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66.1%至8.77億元。東鵬飲料方面告訴界面新聞,由于新品推出不久,暫無相關數據披露。

界面新聞從來自國泰君安的研報中看到,結合渠道調研,測算該公司1L果之茶新品3月日銷售峰值達到3.5萬箱,在此帶動下3月全月銷售額預計突破7000萬,環比增長超過130%,有望成為特飲及補水啦之后的第三增長曲線。而中金公司研報則稱,上半年其他飲料板塊預計主要由新品果之茶帶動,當前鋪貨網點接近200萬家。

果之茶得以快速起量的一個原因在于,突出產品高質價比的同時給終端留了充足利潤。上述研報顯示,依靠一元樂享活動,店老板賣一箱果之茶比賣一箱康師傅冰茶能多賺7.5 元毛利,以此激發渠道推力。

圖片拍攝:界面新聞 盧奕貝

這也是東鵬飲料在過去總結出的秘訣。一位飲料行業人士告訴界面新聞,東鵬飲料在流通渠道的競爭力來自于在大品牌里面毛利最高,“比如康師傅飲料,一箱經銷商掙個1塊錢、兩塊錢,然后東鵬可能是可以掙5塊錢、8塊錢。”而補水啦、果之茶等其他新品在起量時也延續了這一策略。

但果之茶是否能順利成為東鵬飲料的第三增長曲線仍有其不確定性。

界面新聞獲取的一份行業調研顯示,果之茶仍為跟風產品,賽道競爭激烈,且北方市場暫無太多政策支撐,經銷商毛利約為11%,不如做大金瓶和補水啦。這主要由于果之茶由于加入果汁,生產成本較高。

界面新聞走訪發現,在東鵬飲料的大本營深圳,果之茶暫時僅進入了美宜佳、易站便利店等渠道,且大多有售門店遠離城市中心,尚未在主流商超出現。

事實上,自2023年起,東鵬飲料就陸續推出電解質飲料“東鵬補水啦”、無糖茶系列品牌“鵬友上茶”、即飲咖啡品牌“東鵬大咖”等產品矩陣,此外還有瞄準餐飲消費場景的植物蛋白類飲料 “海島椰” 椰奶。但截至目前真正出圈的產品仍只有補水啦,果之茶能否殺出重圍仍有待時間驗證。

另一方面,頻繁推新的東鵬飲料也很難在短期內獲得更多利潤。2024年財報顯示,補水啦2024年毛利率29.72%,遠低于東鵬特飲的48.25%毛利率。而其他產品毛利率僅為22.27%。

而東鵬飲料最核心的能量飲料賽道也愈發競爭激烈。

比如,統一在2024年推出1L裝能量飲料“煥神”,1瓶零售價僅為6元,今年4月在全國各大地區陸續開展規模更大的“2元樂享”促銷活動;今麥郎旗下的天豹也做起了促銷,6塊錢能買兩瓶。還有品牌不僅卷價格,烏蘇啤酒在今年5月推出的能量飲料新品“電持”中添加了天山雪蓮提取物,賣點還包括低糖。

但就目前而言,東鵬飲料仍穩坐功能飲料市場的頭把交椅,并將目光投向了更龐大的市場。4月,東鵬飲料宣布籌謀赴港二次上市,目標直指全球化布局。目前,東鵬飲料已進入了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多個市場。